关于实施“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指示精神,贯彻《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要求,大力培养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提升我国全球治理能力,陕西省国际交流与留学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联合多所新加坡公立大学在我省启动“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背景与目标
背景:随着国际力量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备家国情怀、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
概念:全球胜任力培养旨在帮助青年学子在情感层面形成全球意识和世界大局观;在知识层面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兼具人文关怀,为国家建设和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在技能层面掌握多语言沟通交流能力和加强跨文化协同合作等多维能力。
目标:本项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全球竞争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为目标,重点引入新加坡公立大学的全球胜任力课程,通过专业授课、问题探究、案例分析及论坛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巩固、扩展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新时代国际环境、跨文化理解等维度去关注、认识全球议题,帮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增强思辨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参与全球治理能力。
二、课程安排
课程分为三大主题:
(一)可持续发展:侧重全球化科技发展;
(二)新时代国际环境:侧重全球化人文交流;
(三)跨文化理解:侧重参与全球治理能力培养。
(具体内容详见附件2)。
项目总学时为120课时,包括6门课程(108学时)及3场讲座(12学时),6门课程由参与院校从每个模块中自行选择2门组成。建议高校酌情将本课程纳入学分。
三、参培对象
参培学生由学校自主选拔,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一)成绩优异、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的在册学生;
(二)具有较好的英文书写和表达能力;
(三)有意从事全球公共关系、跨国机构、国际组织工作的学生优先考虑。
四、授课方式及考核
鉴于当前疫情防控等因素,该项目采取线上方式授课,授课语言为中文或英文,每班原则上不超过35人。
课程评定将以出席率、个人作业、团队展示、团队报告、期末考试等多个维度给出综合评定成绩。通过测评的学生可获得新加坡大学颁发的结课证书。
五、组织实施
(一)申报条件。学校应认同本项目的培养理念,有明确的国际化发展规划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具备开设在线课程的必要条件。学校需委派专人负责协调项目在本校的组织实施,安排学生参加项目课程学习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导与支持。
(二)提交材料。学校填写《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申请表》(具体见附件1),于2022年4月8日(星期五)前将加盖公章的申请表扫描件发送至中心邮箱。
(三)审核遴选。中心于2022年4月中上旬联合新加坡有关高校对省内各学校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集中审核,确定首批项目高校名单并安排工作人员与入选高校就具体课程对接工作开展沟通协调。
(四)签署协议。审核通过后,获批高校与我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就培养方案、课程大纲、课程内容、开课时间等具体事项协商一致。
六、项目费用
项目费用由参与学校承担,具体标准请联系中心工作人员。
中心联系方式如下:
联 系 人:王盈 电 话:029—87317688
邮 箱:sxscse@aliyun.com
附件:1.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申请表
2.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课程安排
3. 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课程介绍
陕西省国际交流与留学服务中心
2022年3月21日
附件1
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申请表
学校名称 (加盖学校公章) | |
项目联系人 | | 职务 | |
电话/手机 | | 邮箱 | |
(学校基本情况,实施本项目的目标与设想。) 日期: 年 月 日 |
序号 | 自主选择课程名称(模块一、二、三各选2门)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附件2
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课程安排
模块一:可持续发展系列课程与实践 |
代码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学时 |
C116 | 全球化与发展 |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 18 |
C117 | 材料的发展与人类进步 | Materials and Man | 18 |
C118 |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 AI & Machine Learning | 18 |
模块二:新国际理解系列课程与实践 |
代码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学时 |
D201 | 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与应对 | Global Public Health | 18 |
D202 | 国际组织和国际政策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Policies | 18 |
D203 | 战略品牌管理 |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 18 |
模块三:跨文化理解系列课程与实践 |
代码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学时 |
K311 | 跨文化沟通与谈判 | Negotiation Skills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 18 |
K312 | 创新与创业管理 |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undation | 18 |
K313 | 新媒体与社会 | New Media and Society | 18 |
论坛讲座 |
代码 | 名 称 | 学时 |
F801 | 人工智能下的行业转型与就业岗位变迁 | 4 |
F802 | 全球经济中的区域一体化 | 4 |
F803 | 环球化人才的特质与素质标准 | 4 |
附件3
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课程介绍
一、C116全球化与发展/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课程概览: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成长、制度的创新,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全球化带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迅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冲突与矛盾,直接影响着青年学子的职业、前途与价值思维。创造利益、担当责任是全球化对青年学子综合素质的期盼。本课程将跨越学科,直面现实,从近几十年来全球化发生的脉络,探索全球化发展的结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影响与成果。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研讨全球化以及不断变化的权力平衡背景下,贸易、金融、技术和人员跨境流动的政策、形式、范围、权益和优化方案,认识在全球化世界中追求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机遇、挑战、限制和可能存在的陷阱。
二、C117材料的发展与人类进步/Materials and Man
课程概览:人类文明进步离不开材料的发展,材料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一路向前,材料科技的创新更是为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材料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习领域,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机械工程、信息工程、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汽车、核电等专业息息相关,知识层面具有深度和广度。该课程将以材料的发展为脉络,从日常广泛使用的材料,到具有特殊性功能的材料等,探索材料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了解材料创新过程中的技术与前沿发展,并通过防弹玻璃、泡沫金属、自清洁材料、生物可降解、3D打印等材料课题的协作学习,培养对现代生活方式和科技创新的觉悟意识和欣赏能力,增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三、C118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AI & Machine Learning
课程概览:智能革命正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一个以智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新型学习生态系统正在挑战着传统的学习,深度学习与审辨思维是一种不可回避的现实,人们愈来愈依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挑战着复杂的现实决策和未来需求。该课程将以人工智能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中心,从人工智能在航空、医疗、教育、安全、制造、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和开发,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层学习等基础知识认知。该课程也将以大数据驱动为背景,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现代教育与教学面对的挑战以及如何利用资讯科技,构建智能学习系统,转变学习模式,拓展学习与专业研究空间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究。
四、D201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与应对/Global Public Health
课程概览:本课程将使学生了解导致全球健康风险的驱动因素,尤其是对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之间不同的健康结果有一个批判性的理解。学生将了解全球疾病负担的衡量标准,如何利用这些衡量标准来了解全球健康挑战以及各国在传染病和非传染病方面的健康差异。学生将利用他们在流行病学、健康促进和公共卫生评估方面的知识来分析和评估全球健康挑战和应对措施,并对可用于改善健康结果的卫生系统和政策杠杆进行批判性评价。还将了解国际机构(例如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盖茨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澳大利亚援助署)的作用。
五、D202国际组织和国际政策/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Policies
课程概览:国际组织是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国际组织的运作、国际政策的制订,都关系着世界各国的战略决策与发展。本课程将系统介绍国际组织的种类、特征、法律地位、权限范畴和运行机制,并重点以IMF、FSF、WTO、世界银行和区域开发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为案例,分析国际组织角色的演变,及各组织在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和增长、预防和解决金融经济危机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国际经济政策领域的前沿研究。
六、D203战略品牌管理/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课程概览:公司长期投资和发展的品牌通常是他们最有价值的资产。产品设计、制造流程和其他业务流程可能很容易被复制,但强大的品牌是不容易复制的。本课程将以品牌管理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系统学习品牌资产的概念、品牌资产的建立,品牌资产的利用等知识,以及品牌战略规划、实施和评估的相关理论和模型。
七、K311跨文化沟通与谈判/Negotiation Skills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课程概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是高校国际理解教育中的重要篇章,也是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生走向职场的综合竞争优势表现。该课程将以谈判学的理论为基础,从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社会规范等不同的文化层面和思考角度,引导学生透视文化差异的特征,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课程也将利用语言、饮食、礼仪等情景模拟,通过互动性的谈判演练,展开实操训练,强化跨文化理解意识和行为规范,激发学生敢于挑战、善于应对障碍和冲突的热情和能力。
八、K312创新与创业管理/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undation
课程概览:课程将通过创新思维理论学习和创业管理案列分析,使学生系统了解创新的价值、意义和方法以及新兴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态势,全面认知创业活动中的规律、规范和特性以及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该课程也将通过企业案例分析和迷你创业项目策划,使学生深刻体验创业机会识别、创业团队打造、创意方案拟定、问题导向设计、用户测试开展、商业模式选择、创业资金筹措和商业报告呈现等过程管理的关键要素,增强学生创新与创业管理的思维与能力,从而更深层地思考和理解年轻人为什么要创业,如何让兴趣与职业结合起来。
九、K313新媒体与社会/New Media and Society
课程概览:媒体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群众使用媒体的习惯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新媒体日益成为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渠道。有数据显示,中国有7亿多网民,大多数青少年高度依赖网络获取信息。这意味着影响舆论风向、反映公共意见、创造时代文化的人群大部分聚集在互联网上,凝聚社会共识的主要工作对象大部分聚集在互联网上。特别是具有高互动性的社交媒体平台,网友意见和情绪的循环传播、累积形成范围广、影响大的公共舆论。该课程将以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的和当下的核心问题为基础,学习手机、电脑游戏、博客和社交网站等“新媒体”的形式,理解新媒体、传播技术、社会和人类如何相互作用以及传播理论和研究作用,新媒体和通信技术的行为和社会心理学方法。